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精准扶贫新引擎 十八洞村打造"以党建促扶贫"模式

        2017-06-07 10:02 作者: 来源:华声在线
        【字体:
          初夏时节,走进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,一条条青石板路纵横交错,道路两旁绿树成荫,一排排苗家小屋外重新装修了竹篾墙,干净整洁,整个村落面貌焕然一新。

          “搭帮基层党组织,现在生活好了,这些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指着屋前的自来水、青石板路,74岁的老党员杨伍艺高兴地说。

          “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,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。”十八洞村把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建紧密结合,不断创新思路和办法,全力激活基层党建“微细胞”,开启了贫困苗寨百姓脱贫致富“新引擎”。

          “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,贫困苗民喜迎好收成

          “两学一做在苗乡,党章党规不能忘,精准扶贫来实践,党员带头做榜样,十八洞村再变样……”

          6月1日,一场特殊的“两学一做”党课在苗家老汉施成富的家中举行,党课还未开场,老支书石顺莲就以一首苗歌吸引了现场的党员群众。石大姐现在是村里苗绣合作社的负责人。适逢村里深入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专门编写了这首歌曲。

          “精准扶贫,重在引领,而不是分散式的单打独斗。”石顺莲对记者说,为了夯实基层党建,十八洞村采取“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。

          从村支书岗位退休后,61岁的石顺莲也不闲着。作为老党员,看到村中一些赋闲的留守妇女后,石顺莲决定帮助她们在家创业,提高生活质量与水平。

          在村支部支持下,石顺莲于2014年成立了苗绣特产合作社,与长沙、吉首、花垣等地4家企业合作,企业直接下订单,村中54名留守妇女分别接活,一件苗绣制品的价格从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。这样一来,村中留守妇女利用空闲时间,既多了一份收入,又推广了十八洞村苗家传统民间工艺。今年3月,苗绣合作社还获得了省妇联颁发的“湖南省妇女手工编织就业创业示范基地”称号。

          要想村民脱贫致富,还必须推动产业扶贫。过去,十八洞村经济主要依靠水稻以及西瓜、烤烟、玉米等常规经济作物,村民收入有限。2014年4月,365bet提款要多久_365bet稳定备用网站_365bet手机网站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扶贫办提出在此打造30亩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。然而,村民们担心猕猴桃产业的前景,一直不愿将自己的土地变成试验田。

          在这种情况下,村支部委员龙太良带头将自家的6亩地拿出来,用来种植猕猴桃。此外,主动跟村民宣讲猕猴桃的好处。原来,村民曾经种植过本地猕猴桃,但品种较差,产量较低,没有产生经济效益,成为村民不愿种植猕猴桃的原因。但这次种植的猕猴桃属于优良品种,村里成立猕猴桃合作社,与花垣县龙头企业合作,不用担心农产品销路问题。

          为了进一步发动村民,2014年8月,村支部分别带领3批村民,前往都江堰国际猕猴桃节参观学习。来到都江堰后,村民们一下子开了眼界,纷纷同意种植猕猴桃。从一开始没有村民愿意,到现在全村208户人家都种上了猕猴桃。

          按照专家提供的时间表,3年挂果5年进入盛果期。十八洞村的每一个村民因为这个项目一年可以增收近5000元钱。

          党员模范带头,党建、扶贫同频共振促双赢

          随着乡村游的红火,停车难成为村支两委一难题。经民主协商,十八洞村准备修建两个停车场,其中一个停车场征地20亩,村支部反复动员,大部分村民同意征地,但其中一位村民迟迟不配合,原来他家只有这一块地,如被征用修停车场,就没口粮了。但由于这块地就在规划建设停车场的中央,不征收停车场就不能开建。

          情况陷入僵局,村支部第一支书施金通当即决定,拿自家一块1.88亩的田地和村民置换。得知施金通“擅自”拿自家田地置换时,父母心里老大不乐意。在施金通家,这块地交通位置最便利,其他都在山坳里。但施金通觉得:“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,这样才更有说服力。”为此,他说服父母,最终置换了自家田地,使得停车场如期动工建设。

          “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,在扶贫攻坚中尤显重要。”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龚海华说,为了彰显党员在脱贫一线的作用,针对过去党员涣散的问题,该村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,对党员分类管理、设岗定责,推行承诺兑现制、绩效考核制、坐班服务制、代访代办制、结对帮扶制、群众评议制“六制”工作法,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。

          2014年5月,党员施进兰当选为村主任,长期在沿海打工的他被村民认为“有头脑”,能够将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带进来,帮助大家脱贫致富。就职演说中,施进兰郑重承诺:“有钱没钱大干三年。”

          他一直在家带孩子的妻子现在出门打工补贴家用,79岁的老母亲天天上山打柴,一家人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。“以前在沿海打工一个月至少挣五六千元,现在当村主任一年的收入都没有这么多。”施进兰说,虽然收入减少了,但别人关注我们的目光多了,老百姓的腰包慢慢鼓起来了,作为一名党员,感觉值了。

          为更好地为百姓服务,村里成立了党员服务中心,党员干部轮流坐班,按照“统一受理+归纳分类+集中代办”的“三合一”代访代办模式,接待来访群众,限时办理村民事项。

          70多岁的老人龙爬满,身体不方便,为办理养老保险,她对照民情联系卡打了服务电话,施金通很快就上门来了,一理到底地帮老人办好了相关手续。村民龙昌成外出打工,家中仅留有年过7旬的老母亲,党员隆成志了解情况后,经常上门看望老人,并从她家流转土地13亩种植牧草,流转租金让老人有了更稳定的生活来源。

          通过党员干部带动,近3年来,十八洞村120多名农民工回乡创业,30多位光棍由懒惰变勤劳,开始发展农家乐、稻田养鱼等产业。

          “以党建工作引领精准扶贫,以精准扶贫强化基层党建。” 花垣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彭学康说,这种同频共振、互促双赢的关系,在十八洞村已取得一定的成效。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领下,基础设施逐渐完善,产业初步成型,百姓精神面貌为之一新,人均年收入也从2013年的1680元,提高到去年的人均3580元。

          信息来源: 湖南日报

        相关文档:
   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